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冷观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几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的人均年阅读量大约在4.5册。这一数字低于韩国、
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有较大差距。时下,图书馆行业的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业内的阅读推广会议在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大有燎原
之势,随之阅读推广大赛也此起彼伏。
国内的全民阅读推广始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近些年也趋步跟上。高校图书馆大力参与阅读推广也有其客观原因:最近几年的图书生
均流通量下降很明显、很普遍。而主观原因: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表现形式轰轰烈烈,煞是好看,是图书馆工作的亮点,颇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无疑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条捷径,国内的阅读推广在实践中也不例外。但仔细观察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情况,可能要出乎大
家的意料: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纸质书生均流通量远远低于中国高校,多年来也是一路下滑。情况如此严峻,但美国高校图书馆大多不搞阅读推广,
几十年一贯如此。
美国高校数量庞大,由于多样性的缘故,极少数高校图书馆也有某种形式的阅读推广,通常限于娱乐性图书的推广。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
西方大学(Occidental University)图书馆曾搞过“一校园一书”活动的讨论会,竟然没有一名学生参加。显然美国人真的不够聪明,竟然不会通过
学生工作部门等组织学生参加,营造热闹的场面。
美国高校图书馆为何不做阅读推广
为什么美国高校图书馆不搞阅读推广呢?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高校图书馆同行是如何说的,并结合国情加以分析。
1、工作人员不足:对比国内高校,有统计数据可以证明美国高校图书馆每千名读者的工作人员数量是超过中国的高校图书馆的。
国内高校可以推广阅读,美国反而不行?以这个理由认识美国不搞阅读推广显然是非常肤浅、表面化的,这只能说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人员在做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而且还很占时间。
2、 经费不足:尽管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从实际购买力来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经费确实略少于中国,实际操作中都是单
本购买纸质图书,但是美国在电子资源方面的投入却是远大于我国。美国同行中有人这样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如果购买娱乐和
虚构类图书,而不是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说明图书馆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国内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实行高复本馆藏政策,大
量购买小说等虚构类图书,并且此类图书占据流通量较大份额,而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特别是国内高校在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的藏
书量指标要求下,图书馆经费相对宽裕,全部单本购买与课程相关的专业书反而难度很大。我国的学生在中学期间忙于应试而疏于课外阅
读,大学严进宽出,高校学生读者大多在远离公共图书馆的校园宿舍居住,因此高校图书馆提供虚构类图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3、空间,没有地方放额外的纸质图书:这一点似乎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都比较大,而且在此情况下不少馆的阅览
座位还非常紧张,因为图书馆的空间主要用于收藏大量纸质图书。这也正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已经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理由和标志。
4、 技术带来的改变:以前是电视机抢夺人们的阅读时间,而今网络、手机、平板都随时夺取了读者的阅读时间。国内目前的阅读推广似乎
特别在意纸质图书阅读的正统性,以所谓深阅读“挤兑”浅阅读。笔者也算是阅读爱好者,觉得阅读的内容才是关键,阅读内容肤浅庸俗的纸质图书
也只能是浅阅读,或者它根本不适于阅读。
5、 精英主义思维:美国同行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有别于公共图书馆,以满足教学科研为任务,不能像公共图书馆那样去推广普通阅读。
高校图书馆员应着重于高层次、专业性的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更侧重于时效性强的学术性数字期刊和稀见性强的特藏。
而且,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不得不阅读了大量的与课程有关的专业文献,空余时间一般不会再去阅读,那太累人了,阅读推广不会成功。
对于少数的其他阅读需求,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图书漂流或阅览陈列模式解决。那些即使赞成高校阅读推广的馆员,也认为阅读推广不应成为高校图书馆的
优先任务。
高校馆员最应该做什么
进一步挖掘,美国高校图书馆除了最基本的流通外借服务、国内高校图书馆一直难以普及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空间
利用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服务项目是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等。国内高校图书馆其实也早就有以上服务,以学科馆员
服务为例,1998年由清华大学引进到国内,但过去17年的经历充分表明这洋玩意儿在中国普遍遭遇水土不服。笔者曾听一位馆长说,
他们曾重点为学校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主动提供专业方面的文献资源推送服务,然而不久,这些学科带头人反过来求图书馆不要再
推送,因为送过来的几乎等于垃圾信息,文不对题。即使在部分“985”“211”高校,受制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状,学科馆员服务也难以名符
美国之实,有南橘北枳、名存实亡的现象。
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对学科馆员的要求是什么:必须有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经过专门的图书馆学训练,还往往要具有相应学科的硕士、
博士学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图书馆的一华人同行介绍说,美国现在汉学的学科馆员,除了要求是美国图书馆协会
认证的图书馆学硕士外,还要求有汉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否则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就业。
如此不难看出,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确实是气短力乏。究其根源,是国内图书馆行业至今没有职业门槛。国内虽然不少图书馆
开始注重学历学位层次,但是往往不太注重专业性,至少对复合型要求睁一眼闭一眼。高校图书馆馆长的不断行政轮岗更是重灾区。因此,即使是
专业技术岗的图书馆员,要向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