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其实就是多重对话,读者与作品之间,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同一作品的读者与读者之间,而这种对话必须是真正心灵与心灵的真诚对话。正如鲁巴金所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自2021年3月12日始,教务处于每周工作会议上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培养阅读兴趣,品味经典人生。
在本期分享会上,又有哪些好书,一起来看。
好古之人,爱琴之人,不肯随波逐流,不肯相信时间可以改变永恒的美。他们固执地坚守着,心里充满悲愁,也充满欢乐。众人以为自己是明智的,因为他们现实;好古之人也以为自己不糊涂,因为他们有固执的梦想。到底是谁超越了生的病痛和烦恼,各有各的标准和道理。—《古琴》
分享片段:“清”与“浊”相对,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和讲求,更是人格的自许和规范。它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品格的支撑。这是对俗世的疏离和超越,是对功名利禄的放弃,是对自然、大道的喜好,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物我两忘的超脱。
分享感悟:学琴的人越来越多,不论技艺高下,人们都享受这一精神的、美的宝藏,不断升华自己。沉寂于历史典籍中的许多古谱被成功地打出,美的宝藏不断被发掘,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不断被重新认识。琴的学术研究日益规范和深人,学术成果不断高效率地积累,学术品格与琴的高贵品格日益协调。新琴曲不断地创作出来,使今天中国人的美好性灵与古代那些美好的心灵相映生辉,再次向世人证明琴的魅力,并借琴向世界传达不朽的中国精神。—分享人:田宇
教师除需要掌握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性知识外,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既要掌握理论知识,也需必要的规范训练),这是教学学术得以实现的逻辑路线。—《大学教学技能精进教程》 分享人:徐东方
分享片段:1. 教师第一次上课要认真的介绍自己。2. 不要失言。3. 不要拖堂。
分享感悟:中国教育之崛起,需靠我们青年老师改变传统之观点,摒弃诸多教学陋习,真正做到育德育人,为中国科学之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利用早起后的一小时制订人生和每日规划,利用起床后一小时习惯改造法,做最重要的事。这个小时被称作“人生的播种时间”。——《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分享人:王海云
分享片段: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要早起,不一定要睡很长时间。科学计算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并确保充分的睡眠时间。
分享感悟: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过什么样的早晨!改变我们人生的关键,不是我们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我们在每天的早上坚持做着什么样的小事情。让我们和作者同步,利用好早上黄金一小时,播种希望,让这个小习惯成就我们的大梦想。
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快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撒哈拉的故事》 分享人:王洁
分享片段: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分享感悟:他们在精神上追求,不拘于物质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说物质是贫乏的,但精神世界却是丰裕的。正本书一向让人沉静于淡淡的真实喜悦之中。
我们会持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待书以诚,与书为友,畅所欲言,
在书中获得真知,在交流中不断成长!